陈俊江;迈向智能制造 以信息化升级推动企业管理变革与制造创新
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推动印刷业更好地服务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印刷强国,国家新闻出版署首次主办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搭建一个服务行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性、前瞻性、引领性、公益性行业协同创新平台。
今年大会的主题是“聚焦智能化”,组织动员全行业力量,共同参与大会的筹备举办,宣讲政策法规、通报发展情况,梳理发展模式、完善相关标准,介绍典型案例、指引发展路径。大会已成为我国印刷业顶层设计、统筹布局、系统研究、指引发展的重要行业活动。
根据印刷发行司组织调研情况,北京悟略科技有限公司在大会上作了智能制造案例分享。会上,北京悟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江以“迈向智能制造 以信息化升级推动企业管理变革与制造创新”为题作了精彩的分享。现将此次分享的内容整编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 悟略科技 印刷业信息化拓荒者
悟略科技于2013年由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原印刷ERP事业部改制后成立。团队的技术研发传承可以追溯至1998年,已有20年历史,是中国印刷业信息化名副其实的拓荒者。悟略科技的第一家用户——山东临沂新华已经持续应用悟略科技的ERP系统20年。
到目前为止,悟略科技的定位主要是服务出版印刷和包装印刷的规模以上企业,在国家印刷示范企业里面,悟略科技的用户数量占比超过20%;在出版印刷领域,规模以上企业市场占有率约为80%;在包装印刷领域,规模以上企业ERP&MES一体化系统落地用户超过20家。
在印刷业进入智能化时代的今天,悟略科技已经从印刷ERP供应商转型成为ERP&MES一体化供应商,并且正在向印刷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信息化是智能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进入智能化时代,印刷企业需要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之前大量企业的信息化项目是在固化企业现有的流程与管理模式,智能化时代的信息化升级必须成为企业管理变革与创新的推动力。
悟略科技在为印刷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20年的过程中,一直秉承推动企业管理变革和制造创新的理念。下面是悟略科技给印刷行业三个细分领域带来的变化:
部分书刊印刷企业的变化
1.拆分职能强大的生产经营部
很多传统书刊印刷企业都有一个生产经营部。从接单到安排生产、外协生产、产品的交付、货款的回收,甚至是纸张的采购等都放在生产经营部里。当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的时候,这种组织架构就会带来很多风险,比如会出现价格不可控、回款不可控,甚至会出现所谓“跑单”等管理问题。悟略科技在实施ERP项目的过程中,会推动这些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将企业大生产经营部直接拆分为经营部和生产部,同时还将其计价、采购等职能拆分到财务部和采购部等等,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2.实现扁平化管理, 打破强大的车间管理权力
很多新华企业的车间属于承包制,拥有很大的权利。而生产经营部强大、车间权力很大、其它职能部门相对弱势在很多传统书刊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悟略科技在ERP项目建设过程中推动了生产计划和分配的扁平化管理,从二级调度到一级调度、从二级分配到一级分配。这样既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又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 部分报纸印刷企业的变化 报纸印刷是一种极端追求时效和效率的生产模式。早在2004年,悟略科技为报纸印刷企业提供的ERP系统中就包含了很多MES功能,例如报纸印刷设备生产数据、CTP生产数据以及报纸版面传输数据的自动采集等。 同样在计划经济时代,报纸印刷企业普遍遗留了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在印刷环节,报纸会与印刷机绑定,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只要该机器要印的报纸版面没来,它就需要一直等下去。后来随着都市报的出现,报业蓬勃发展,各报社印厂印的报纸品种和版面都多了起来,并且每天传版的时间千变万化,这种生产模式的弊端就暴露出来。 悟略科技当时在全国报纸印刷企业实施报业ERP系统时,第一步就推动企业解除报纸的作业与机台绑定的关系,使机台的生产安排实现动态化,充分发挥每一台报轮的产能,提高整体交报时效。 事实上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印刷环节生产方式的变化直接推动了印前生产方式的变化。由于生产机台不能提前固定,CTP版的规格不能确定,所以不能早早提前把CTP出好。CTP版的输出计划必须以印刷的排产计划来驱动,必须采用拉式生产模式(JIT)。 印刷和印前生产模式的变化直接推动了生产管理方式和岗位职能的变化。当时很多报纸印刷企业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生产科白天上班,晚上休息,而报纸生产主要在夜间进行。生产管理模式的变化,要求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实时对生产进行调度安排,因此需要安排夜间调度值班。事实上,悟略实施的第一家报纸印刷企业--甘肃日报印刷厂在ERP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就增加了夜班调度室部门。 部分包装印刷企业的变化 印刷行业统称为加工服务业。其实,不同的印刷企业服务于不同的客户,加工不同的产品,还是有区别的。通过分析,可以概括为两种模式:产品生产模式和订单加工模式。前者有明确的产品定义,更接近于标准制造业,投入原材料之后,通过一系列生产工序生产出产品;而后者产品概念极其模糊,只是把每个订单视为一系列生产工序的集合。通常包装企业更接近于前者,而出版印刷(书刊、报纸)更多体现出后者的特性。 我们发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同样是药包印刷企业,如果是药厂的管理团队筹建的,那企业就很可能采用产品生产的管理模式,而如果是从传统书刊或商务印刷企业转型到药包印刷的企业,那么企业无一例外会采用订单加工的模式来管理。 悟略科技在实施ERP&MES项目的过程中曾帮助一家药包企业实现了从订单加工模式到产品生产模式的转变。虽然过程十分艰难,但生产管理模式的转变理顺了很多企业的流程和管理问题。
误区一:规模企业却用着中小企业的ERP 小企业讲究一人多能,管理方式是一单制。但是对于规模以上企业,要想发挥规模优势,就必须舍弃手工作坊式的单一管理模式,进行内部专业化分工。因此,规模企业与小企业的流程与管理模式有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ERP一类软件系统上。悟略发现市场上依然有很多可称为“大作坊”的企业,即采用小企业管理模式运营的规模企业。 误区二:先做好流程重组再以ERP固化,或先做好精益再实施MES 悟略一直相信,信息化不应是固化作用,而是推动变化。业务流程重组和精益化都应该深度结合信息化进行。 其实,悟略科技给企业实施ERP或MES项目是一个不断碰撞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从头吵到尾”。因为有20年的行业积累,悟略针对每个细分行业的软件系统背后会有一套标准流程。在给企业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这套流程就会被视为一个标杆,我们都会拿来跟企业的现有流程作对比。如果对比出差异通常有三种解决方式:企业跟着悟略走、悟略跟着企业走、按双方认可的第三种方案实施。这样的项目实施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有参照、暴露问题、引发思考、引发争论、反复尝试、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很可能就是一个推动企业管理变革和制造创新的过程。
误区三 制造新的信息孤岛 智能制造时代信息化升级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现连接,打破各种信息孤岛。但悟略看到很多企业实施智能制造项目时依然在制造新的信息孤岛。如有的企业实施一套鼓励AGV系统,实施孤立的物流线等等。
第一,不能说不懂。在当今智能化时代,信息化升级能推动企业的管理与变革,企业管理者要积极拥抱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第二,转变态度和思维。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要有接受改变的积极心态,有从智能管理到流程管理,从经验管理到数据管理的思维转变。
第一,要充分认识机会成本,因为一旦选择错误,三五年难以回头,可能错过了智能制造;第二,前期要认真投入时间和精力,给供应商了解企业和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第三,正确选择产品,产品的成熟度决定能否给企业带来变革或制造创新;第四,正确认知实施服务,要认识到与一般技术服务的不同,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变革才是关键;第五,重视应用案例,认真考察供应商的与自己业务类型最接近的样板用户;第六,利用共赢合作方式来达到供应商与企业共担风险的目的。 本文转载自《印刷经理人》杂志
|